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文化习俗 > 正文

我家乡的文化习俗潍坊-潍坊家乡的风俗作文

2024-07-07 admin 【 字体: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我家乡的文化习俗潍坊,以及潍坊家乡的风俗作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给各位分享我家乡的文化习俗潍坊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潍坊家乡的风俗作文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1. 潍坊为鸢都是因为什么?

1、潍坊为鸢都是因为什么?

潍坊叫鸢都是因为那是潍坊是我国的风筝之都,出土最早的风筝就在潍坊。风筝在古代称为鸢,所以也叫作鸢都、鸢城。

风筝,古名“纸鸢”,又名“鹞子”,是普及于山东各地的一种玩具,尤以潍坊为盛。

潍坊风筝的源头可以追溯到鲁国大思想家墨翟制作第一只“木鸢”,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真正开始兴盛,走向民间却是在明代。到清朝中叶,潍坊开始出现专门从事风筝制作的民间艺人。相传有位姓陈的哑巴艺人扎得风筝新颖好看,放得又高又稳,远近闻名。这时,清明节前后竞放风筝也成了当地的踏春风俗。

潍坊市是举世闻名的世界风筝都。1984年4月1日,潍坊市人民政府根据美国友人大卫.切克列的建议,举办了第一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从此,一年一度的潍坊国际风筝会在潍坊举行,至2006年,潍坊已经连续举办了23届。1987年4月,潍坊被第五届国际风筝会主席团确定为“世界风筝都”。国际风筝联合会还作出决定,将国际风筝联合会的总部设在潍坊。

“鸢都”由来:风筝,古时称为「鹞」,北方谓「鸢」。大多数的人认为风筝起源于中国,而后广传于全世界,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实际上,中国最早出现的风筝是用木材作的。春秋战国时,东周哲人墨翟(公元前478-392年),曾「费时三年,以木制木鸢,飞升天空...」。

墨子在鲁山(今山东潍坊境内),「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

这是说墨子研究试制了三年,终于用木板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

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或「木鸢」)就是中国最早的风筝,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风筝。(约纪元前300年左右),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年。直至东汉期间,蔡伦发明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

潍坊之所以叫做鸢都,是因为潍坊是最早出土风筝的地方,

一、潍坊为什么叫鸢都?

1.鸢即风筝,而潍坊由于地势原因,一年四季大风不断,所以很适合放风筝,从而导致风筝产业发展蓬勃,并且每年4月份都会举办国际风筝节。 因此,人们都叫潍坊鸢都、鸢城 。

2.潍坊,古称潍县,又名鸢都,位于中国第一大半岛山东半岛的中部,山东省下辖地级市,与青岛、日照、淄博、烟台、临沂、等地相邻。地扼山东内陆腹地通往半岛地区的咽喉,胶济铁路横贯市境东西,是半岛城市群地理中心。地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经济区的重要交汇处。中国新二线城市,是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和发展活力的新兴经济强市。

3.潍坊是风筝文化的发祥地,国际风筝联合会组织总部所在地,也是国际风筝会(又称风筝节)庆典活动的固定举办地点。它以二百只红炉,三千铜铁匠,九千绣花机,十万织布机闻名遐迩,是历史上着名的手工业城市,清乾隆年间便有南苏州、北潍县之称,还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风筝、木版年画的产地和染散地,又被称为世界风筝都。

关于我家乡的文化习俗潍坊和潍坊家乡的风俗作文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我家乡的文化习俗潍坊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潍坊家乡的风俗作文、我家乡的文化习俗潍坊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阅读全文